網頁

搜尋此網誌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排濕氣

-------------------------------------------------------------------

http://panguin1972.pixnet.net/blog/post/29326061

前幾天早上睡醒,腰疼到下不了床。老毛病又犯了...
原因是桃爹嫌每天早上都要被阿桃morning call,快抓狂;
身為體貼的老婆,當然就想與他換位置睡,讓他睡到離阿桃遠一點的單人床。
或許是因為桃爹睡的床墊太軟了,讓已經側彎到呈現泡麵形狀的脊椎承受太大的壓力...
公司的樓下正好是一間中醫診所,痛了二天後,想說別撐了,去看醫生吧。
  
一位面目慈祥的女醫師,把完脈後,慢條斯理的說:「宋小姐,妳身體裡的濕氣太重了。」
身體裡的濕氣?什麼東東...

什麼是“濕氣”呢?
中醫認為,內濕是因為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證。
最簡單的說法,「濕」就是滯留在體內的多餘水分。
  
體內的濕氣是怎麼來的呢?
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
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環境潮濕、貪吃寒涼食物、喝水過多都是罪魁禍首,
(一定是我從小就愛吃冰淇淋的關係...)
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如同洪水潰堤,臟腑運作因水患而受阻。
  
內濕除了會出現上面那些問題,還會喝涼水都能胖!
脾主運化,掌管著食物營養的轉化及運輸,而脾又喜燥惡濕,
體內濕氣過重會讓脾臟運作阻滯,體內的多餘水分就不能及時全部排清,
這樣一來,身材就會變得「富態」。
(就像現在一樣,體重一直默默的、不停的、惱人的、煞不住車的上昇...)
  
脾虛的人往往更容易濕氣大,體重也會比其他人更重。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胃受損後,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
夏季到來,如果冰激凌、冷飲吃太多,會加重脾虛的問題,讓體重的困擾更深。
(好殘忍呀!!!冰淇淋是我此生最愛呀!!!!)
  
濕氣太重會有什麼症狀呢?
容易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精神不濟甚至引起心情鬱悶,
夜間睡眠易多夢、手腳冰冷、皮膚起疹、容易腳腫、臉上黏膩不舒服,
甚至出現腸胃不適,腹瀉現象。
呼吸道疾病,如喉嚨癢、感冒、咳嗽或是有濃痰,
一般若是體內有寒濕,則表示此人之陽氣多被抑遏或陽氣不足,平時應較易畏冷,
脾胃功能應較不足,月經容易出現血塊,或質地會較黏稠,平時易出現量多且清稀之白帶。
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
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
  
女醫生把完腦跟我說:
我會常覺得胸悶、容易疲倦(逛個家樂福,桃爹還精神百倍,我已累到走不動..)、
雙腳沉重(難怪桃爹常覺得我走路慢..)、不吃東西體重也會上昇、
月經容易有血塊、經血也排不乾淨、天氣一變冷喉嚨就有痰、咳著咳著就喘了、四肢都有濕疹..
哎喲喂呀,果然都是體內濕氣太重會出現的症狀!!

如何判斷濕氣重不重呢?

● 看大便。(什麼鬼...)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
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
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
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
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
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
說真的,現在像如此健康人的大便還真不多見,多是青色的、綠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
是什麼原因導致大便顏色成為深綠色的呢?
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上現代人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鬱,所以大便無法正常。
為什麼成形的大便很少呢?
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現在反以肉食為主了,
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不舒服,葷素搭配極不合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
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體內有濕氣,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問題。
  
看舌頭。
對著鏡子張開嘴,仔細看看舌頭,
如果舌體胖大、舌頭兩側有牙齒印、舌苔很厚、發黏,那就是體內有濕氣。
  
看月牙。
還有一種方法,更為簡單適用,就是看手指甲根部的月牙。
正常的月牙佔整個指甲蓋的 1/5 左右,如果遠遠不及 1/5,那說明我們體內有寒,
如果遠遠超過 1/5,那說明我們體內有熱。
正常的月牙應該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健康。
每個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出現月牙,但是,它們的含義卻不一樣。
一般來說,健康之人的拇指和中指應該出現月牙。
拇指通於肺,中指通於心,這兩個指頭上的月牙正常,
就說明我們的身體寒熱比較適中,不會有什麼大的健康問題;
小指上一般沒有月牙,如果出現月牙,說明腎中有熱。
有人說:我10個手指頭都沒有月牙。
這還得區別看待,如果是從小沒有,這說明你是寒性體質;
如果是以前有現在沒有,那說明你體內寒氣較重,平時需要多做祛濕的工作了。
  
看精神。
如果每天早上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睏,覺得頭上有種東西纏著,
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裹著,懶得動彈,
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自己體內濕氣很重。
(沒錯,沒錯,我每天早上起床都是這樣的!還以為是沒睡飽的關係...)

如何改善呢:
  
食補。
需避免的飲食
‧勿攝取過量的寒性食物和冰品以免傷脾胃,加重體內濕氣。
 如西瓜、木瓜、茭白筍、竹筍等,因食物中的濕和寒,易傷肺、影響脾胃。
(又看到一樣此生最愛的水果....西瓜!!!)
飲食盡量清淡,油炸、辛辣物少吃,避免導致口臭、流鼻血、便秘等。
避免喝蜂蜜水,否則容易加重症狀。
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酷愛冰淇淋的人,在張大嘴享受美味前,千萬要三思。
 即使吃也最好在中午前後吃,切忌在早上剛剛起床或晚上睡前食用。
 另外,冰水也不宜多喝。

可多吃的食物
熱辣辣的薑湯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
苦溫的中藥甘薑如同慢燉火,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
也可多服用茯苓、山藥、紅棗、車前子、紫蘇、桂枝、小茴香、肉桂等。
多吃韭菜、蔥蒜也能溫補陽氣、調理脾胃,排除體內濕氣。
白木耳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作用,而陳皮具有治咳去痰、止吐、降氣的作用。
可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多攝取魚類、雞蛋、牛奶、豆製品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冬天是皮膚乾燥、易起濕疹的時候,可以開始吃一點龍眼乾、芝麻等可潤膚活血的食物,
 預防冬天皮膚病症。


許多中醫生共同建議的去濕聖品
薏仁
薏仁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可去濕、利尿、消水腫,
是脾虛者安全度夏的食療佳品。
對於皮膚長疹的體內濕氣鬱積情況有預防與改善作用,
近年醫學研究報告也指出,薏仁可以降血糖、血脂,尤其是外皮呈棕色的紅薏仁。
即便是白色薏仁,也常被中醫師拿來做抗過敏、保養皮膚、去水腫的食療方,
易有皮膚問題者可多吃薏仁。
薏仁所含的營養非常豐富,所含蛋白質遠比普通米、麵高,
可及時補充夏季高溫下的體力消耗,而且薏仁還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其比例接近人體需要,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濕邪內盛者食用。
薏仁不容易煮熟,過度烹煮也會破壞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個小時以上。
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是養生保健的自然飲食中極富營養、又能清除體內雜質的膳食。
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制不適宜長期服用,
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難怪懷孕時,朋友一直提醒我雖然薏仁可消水腫,但千萬不要吃多,原來是這原因..)
薏仁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
熬薏仁紅豆粥是有技巧的。
薏仁很硬,紅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鍋裡一直熬,大概熬一個多小時還不爛,
很浪費火或者電,而且搞不好還會把水燒乾,造成糊底。
建議:
一是在鍋裡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仁和紅豆在鍋裡悶半個小時,
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紅豆粥就煮成了。
二是把保溫瓶洗乾淨,把薏仁和紅豆放在裡面,再倒進去開水,塞緊瓶頭悶著,
每天晚上這樣弄好,早晨起來就是粥了,正好當早餐喝。
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節省能源的,不用熬。
千萬不要加大米。
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紅豆和薏仁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
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
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
味道雖然更好,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功效全無。


紅豆
表現在皮膚上的症狀都可用去濕健脾的食材做調理,因為脾經主掌體內循環與水分的運作,
如果「脾土濕滯」就可能導致濕氣水腫、皮膚起疹,
而去體內濕氣最好的食材就是利水的紅豆。
紅豆的作用不僅去濕消水腫,還可補心、健脾胃,所以在濕氣重的日子裡,應該要多吃紅豆。
經期吃點紅小豆,排水又補血。
紅豆富含鐵質,有補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的滋補佳品。
現代研究發現紅豆中也含有一種物質能促進通便及排尿。
中醫認為紅豆性平,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和補血的功能,
比較適合脾虛濕熱內盛者食用。
經期或經期前後喝點紅小豆粥或吃點含有紅小豆的糕點,不僅可消除體內多余的水分,
還能起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這讓我想起在坐月子時,保姆每天都煮一大鍋紅豆湯,要我每晚吃一大碗公,
份量之大,連桃爹在看我吃時,都露出同情與敬佩的眼神....

運動。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
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
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
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強水分代謝。
人體的每個腳趾都與臟腑相通:
肺、大腸屬金,對應大腳趾;
脾、胃屬土,對應二趾;
心、小腸屬火,對應三趾;
肝、膽屬木,對應四趾;
腎、膀胱屬水,對應五趾。
腳趾位於人體的末端,遠離心臟,足尖部的血液迴圈較差。
脾胃虛弱的人經常活動腳趾,可使體內氣血通暢、陰陽平衡、扶正祛邪。
如果特別注意對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調養脾胃的作用。
有效的動作包括用腳趾抓地、抓鞋底,
一次抓5分鐘左右,兩隻腳可分別進行,也可同時進行,一天2~3次。
也可以用手按捏腳趾,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睡前做為最好。
對於長期坐辦公室、缺乏運動的人來說,多做這些動作尤其有益。
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樣的效果,因為一個人在行走時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腳趾來承擔,
走路能促進腳趾的血液迴圈,起到打通經絡的作用。
腳趾抓地喔??不就變成阿桃了。她也每天在練腳趾抓地運動耶!!

要針灸前,我問醫生,要怎麼治療體內濕氣的問題呢?
她輕輕柔柔的回答:吃藥。
我知道,又一筆為數不少的草藥費跑不掉了。
不過為了要解決「無上限般的肥胖」這個嚴重的問題,這筆錢花定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