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poming.org/article/
禪定的三步境界
禪定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是逐漸改變的。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或三種境界:
禪定為克治人類心識(思想)六大病態的一種方法,
現更進一步向各位簡單 介紹禪定的境界及重要的修法。
一、煩惱特盛,心不能安
修定的人,如果精進的話,不需好久,就會覺得在修定的時候,
妄念特別多 ,比平常不修定的時候,還要多許多。同時煩惱特盛,心不能安。
這是一般人要 遭遇到和第一步境界。這種現象是好的,是進步不是退步。
要曉得普通人的妄念 ,正如瀑流一樣,從不減少,不過在未修定時,自己不察覺罷了。
妄念的瀑流,是一個非常可怕,非常頑固,非常不易調伏的東西。
妄念流只 有在修定有了相當進步時,才能覺到,才能覺察出每個妄念的起滅(
一個完整的 思潮的生滅相)。據說定力較好的修行者能覺察到:
在持一遍觀世音心咒(即嗡 嘛呢叭咪哞)時有十個以上的妄念生滅,可見妄念的存在,
正像瀑流一樣,《解 深密經》上說:
阿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足證在我們的潛伏心識中,一切妄念種子的持續不斷,
是像瀑流一樣的洶湧 澎湃!
二、「虛幻境界」
禪定之第二步境界,茲姑且名之為「虛幻境界」。這種虛幻境界,
在有些人 易顯,有些人卻不易顯。由於生理及心理上此時已皆有變更,
所以產生了一般所 謂的「幻相」或「幻境」,有些人在定中看見光明,看見夜色,
看見佛相、人相 、山河大地、以及種種的境界色相。如果此時心生執著,
如貪戀某一種景色或感 覺,就會出毛病,也就是普通所謂「著魔」。
讓我來給各位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西藏喇嘛親口講他所經歷的一段事實
。
有一天,他在定中看見一隻蜘蛛,起初很小,後來越來越大,每坐(
禪定打 坐)必見。起初這蜘蛛離他有四五尺遠,後來越來越近,
靠近了他的面孔。最後 他看見這隻蜘蛛張大了口要咬他。他非常恐怖,於是就念咒,
想用咒力去降伏它 ,但是毫無結果。於是他就又作慈悲觀,發願以菩提心,
來超度這個孽畜,可是 這個蜘蛛,還是不走!他困惱恐怖,不能再繼續修下去,
只得將一切經過,一五 一十地,全都告訴了師父。
師父問他道:「你現在準備怎麼辦呢?」
他說:「我準備明天它再出現時,用刀把它殺死!」
師父說:「你先不要忙。等明天蜘蛛出現時,
你用筆在他肚子上畫一個十 字,後天再殺死它也不遲」。
他於是遵照師父的話,在蜘蛛出現時,用筆在蜘蛛肚上,
畫了一個十字。
當他回報師父,說已經照辦了時,師父對他說:「把你的褲帶鬆了,
看看你 肚子上,有什麼東西?」
他脫下衣服一看,原來在肚皮上,有一個自己畫的十字!
總之,修定的人所經驗到的種種境界,形形色色,一言難盡。
這各種因心 理、生理變化而引起的幻相,倘能以般若慧觀照,知其實不存在,
就會冰消瓦解 ;但若執著幻境,以為真實,就會出毛病!
三、入正定的境界
禪定之第三步境界;修禪定的人,如不怕妄念煩惱的干擾,
不執著幻境的真實 ,繼續努力,把身心調勻後,定力自然漸次增長,進入第三境界 - 入正定的境 界。
此時妄念不生,心注一境,氣息微細或停止,次第產生「樂」、「
明」、 「無念」的境界來。心理、生理都已經有了根本的變化,
已經與凡人不同了。得 定以後,人們原有的六種心識病態,漸次消除,那時輕安自在,
智慧自然生長; 修行人憑藉定力願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般若慧觀,
趨入充分別智,則圓 滿佛性,將豁然顯露。
禪定之實際修法
以上概括地,將禪定的三步境界,講了一下。
現略述禪定之實際修法。一般 人每每將打坐和禪定連在一起,其實盤膝打坐,
僅不過是禪定修法中的一種而已 。禪定的修法,種類極多,現在只就較重要的六種禪定修法,
簡單地介紹一下, 作為一個引子。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依此引子,
作進一步之研究及實踐。
哪六種禪定修法呢?
第一、依專注修禪定
專注修禪定,就是以心專緣一處而修定。這專緣的一處,
可以是外境的某一 點,也可以是內身的某一點。例如道教通常之習定方法,
在專守身上之某一竅。 大致說來,心緣外境,如緣鼻前十六指處一點,或觀面前的木、
石等,出毛病的 機會較少,但得定亦較緩。專注自己身內某一點,得定較快,
增長覺受亦快,但 比較容易出毛病。
第二、依觀想修禪定 例如觀無量壽經裏所講的十六觀,和密宗的壇城觀、本尊觀,
都是屬於這種 觀想修定法的。
前面所講的專注修定,是一種較硬性的觀法,
專集中於一點,很 多人不能夠辦到;因為把一個習慣於流放奔馳的心流,
硬繫於一點不動,是一件 非常困難的事。觀想則比較放開一些。
觀想是要主宰地去訓練這個心,叫心的動 、靜都操之在我。這句話,有許多人恐怕不會同意,也不瞭解,
他們一定懷疑: 「心是我自己的,我們要想什麼就想什麼。要它動就動,
要它靜就靜,何必還要 訓練呢?」其實這些沒有習過禪定的人,
根本就不瞭解制伏此心的困難!這就是 實驗的重要了。你非自己親身經歷體會,別人是無法使你瞭解的。
總之,人頂多 只能部份地操縱自己的心,要全部的操縱自己的心,
則非下一番死功夫,是決辦 不到的。
在觀想的修定法中,西藏密宗裏面,有觀身內脈輪和壇城的修法,
尤能迅速 調順心氣,速疾入定。普通人從來用意識連續不斷的「觀想」,
或用意識繪畫一 物,這種繼續不斷的觀想作用,如能持續,則極易趨入禪定。
第三、依調息而入定
佛法中基本之修定方法為數息觀。亦即是依調氣而入定的修法。
密宗除數息 觀外,還有金剛誦,寶瓶氣等修法。
道教中也有許多很特別和殊勝的調息修法。 柔和的調息法,實為最穩妥之修定方法,亦為佛陀親所倡導之修法。
第四、依念誦修禪定
一心專持一佛號,或一明咒,亦能入定,這也是一個穩妥的法門。
同時因一 心專持佛名,會和佛的願力相應,得到佛力的加持。這個法門,
對於分別心重, 妄念熾盛的人,也許稍難有快的感應,但一般說來,
仍不失為很殊勝,很穩妥的 修禪定方法。
第五、依運動修禪定
定不是死板板的坐著不動。行、住、坐、臥都能入定。
因此對某些根器的人 講,依運動而入定,也許較打坐還要來得快些。中國道教的太極拳,
我認為是一 個很好的修定方法。道教裏面還有所謂「一字訣」的,
是一種很特別的運動手指 而入定的方法。佛典中似乎多有主張依運動而遣除定障的方法,
如達摩易筋經及 密宗中的拳法,但很少主張依運動而入定的。一般說來,
依運動而入定,也許不 是一個能普遍利益多數人的修法。其得定的深度,恐怕也比較有限。
第六、依心性修禪定
一切修禪定的方便中,這是最高、最深、最難,
同時也是最容易的法門了!
人如能明瞭:本性之外,別無他物,當下一念,如實知自心,
則於一切時中 ,一舉一動中,都能觀心習定。這個定是定慧不二的定,
是動靜不二的定,是妄 念與菩提,等同一味的定,是無取無捨、不修不整、無處不是、
通體活潑的定。
這個定雖是殊勝,但其深淺境界與次第,則頗不相同,
真是過了一重山,又 是一重山!佛性當下現成,可是圓滿證得此廣大不可思議的佛性,
還要繼續不斷 的努力和精進!
以上將禪定的幾種修法,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佛教修持的法門,
因眾生根器 不同,種類極多,不過在任何修法中,禪定和慧觀卻是最主要的。
慧觀是一個極 深廣的大學問,必需專題討論;現在只就禪定的一般通性,
略加解說。
講到此處,各位對於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對於怎樣是佛,
為什麼我們人 類不能顯露本來具有的佛性,達到佛的境界的理由,
已大體有了一個概念。對於 禪定,還只能說涉及皮毛。在座的各位中,
一定有很多對佛法是已經極有研究的 ,平時修持已深,會覺得我今天所講的,太膚淺,
太簡單及不夠深入。對於這多 位學佛的,
我很希望有機緣與各位能繼續於今後深入研究各種廣深的旨法。但是 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也有很多的聽了我今天所講的,有要修成佛,
真是大大不易 的感慨,有的人在想:我連靜幾分鐘,都覺得不容易,
怎能想達到禪定智慧及大 智大悲呢,豈非夢想!有的想:要這樣修,實在太難了!
我連家裏的事情都忙不 過來,那兒來這許多時間修持呢!有的在想:佛經深奧,
我連聽講也聽不懂,還 談什麼修定呢!
對於這些聽眾,我想再說幾句話。
各位中如果有這種自怯,消極及畏縮的想法,不但是錯誤,
而且大可不必, 為什麼呢?
讓我先舉兩個例子:
有甲、乙兩人,他們的事業、家庭、經濟情形都約略相仿。
在周末的時候, 甲常常同著家裏人及若干朋友,聚在一處或同遊郊外,談談說說,
討論些做人的 道理、哲學、藝術、宗教;或者做幫忙各種慈善團體的義務工作。
夫妻二個,神 情老是安閒愉快,身體也很健康,六十開外了,望之還如四十許人。
有人問他們 :喂!你們夫婦,為什麼幾十年了,老是不會見老?
他們總是笑笑說:我們晚上 睡得很好!
乙的嗜好不同。他在周末的時候,總是歡喜在外面找朋友打橋牌 (Bridge),常 常卻因對座 (Partner)出牌不滿他決而吵嘴。又喜歡找朋友打牌、
打撲克。卻又 每因輸了錢,弄得不高興;喝了幾悶杯酒回家,總是牢騷滿肚,
怨天尤人。有時 太太說他為什麼老是不陪家裏人在一起玩玩,他總責備太太不瞭解他 — 一星期 在外做事這樣辛苦 — 而不讓他周末稍為鬆動一下。後來在跳舞場上鬧上了一個 女朋友,更是弄得神魂顛倒。人還沒有到五十歲,
看上去已顯得憔悴,而且神經 老是緊張,有時候暴躁,
有時候又頹傷得像整個世界都是在和他作對!
各位,同是周末的幾個鐘點,可是甲、乙運用不同,
而其結果可以有這麼大 的差別!
現在再看第二個例子。
也有甲、乙兩人,他們都有很足夠的收入,過著豐裕的生活。
甲有一個嗜好 。就是喜歡收買古玩。凡是他看中了的,就千方百計,出高價,
甚至於有時候不 擇手段,總要將它取得,方才愜意。這樣積年累月,
收藏愈來愈豐富,可是甲也 愈來愈提心吊膽:怕朋友看時一不小心打碎(
他曾有一次為此和一位朋友翻臉打 官司,也為此有幾個星期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怕火燒、怕被竊,
晚年更不得 了,常常愁眉苦臉,心事重重。人家問他何故,他總避諱不言,
其實大家看得很 明白:他就是怕一口氣接不上來,兩腳一頓,這一生來寶貴的收藏,
卻一件也帶 不去!
乙的錢化得不同。乙歡喜幫助青年人:青年人有因為求學、
家中清寒而需錢 ,有因病痛困難而需要接濟,有來至異地生疏而望有照應,
凡是向他要求的,他 總是慷慨解囊。不僅如是。他還出錢請了若干專家,
青年人有各式各樣的疑問難 題時,可以找這些專家,請求顧問,一切免費。
這些專家的確幫了青年人不少的 忙,特別是青年人在彷徨於戀愛及選擇職業的時候。
他又出錢設立機構,幫助青 年人解決職業問題。捐錢辦學校,捐錢研究有關青年人的疾病種種,
都是他頂樂 於參與的工作。當然,這位先生不僅是捐錢而已,
但我在此地僅指金錢一項來講 ,可以和前面所講的古玩大王做個比較。乙這樣地幾十年如一日,
生活中充滿著 豐富的安慰和愉快。
經常地有許多年輕的夫婦經過他所住的城市時去看望他。不 一定都是直接受過他的幫忙的,慕名而去討教致意的,也不在少數。
他那種慈祥 的態度,內心的安靜和快樂,見到他的人,沒有不稱讚羡慕的。
各位,同樣是這許多錢,可是甲、
乙的運用不同而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區別!
上面這兩個例子,好像講得過份一些,
目的是做一個顯明的比較吧了。第一 個例子的甲,決不是看見橋戲就嫉惡如仇似的碰也不去碰它,
他有時候也會應朋 友之邀而來一、二次的。第二個例子裏的乙,
也不是說將他所有的錢都用來幫助 青年人,而自己過貧窮的生活。總之,
各位都明白這兩個例子的用意,我是在說 明:一個人的財物,運用得得當與否,是有很大差別的,
而一個人的時間,如 果糊裏糊塗的浪費了,不能好好運用,則更是可惜!
我想再進一步講一個人時間的寶貴,誰都知道,
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即 使活到一百歲,還有多少年也是想像得出的,又何況人一上了年紀,
眼睛、耳朵 、牙齒,樣樣都大打折扣。一天的時間只不過相當於年輕時的半天,
也許還不到 。所以人的有用的時間,實在有限得很,時間一去,
又是不能重再叫它回來;而 運用得得當與否,又影響這麼的大。既然時間是這樣的寶貴,
我們怎麼可以輕易 浪費呢?所以怎樣方可以將我們這寶貴的時間,利用得有價值些,
有意義些,是 一個有思想、志氣的人,所應該常常自己想到,常常自己警惕的。
因為這個緣故,我雖然十分同意你為了生活、事業、家庭、兒孫、
你忙不過 來,靜不下來,我還是想提出幾個辦法,
從另一個方面再來研究什麼是佛法,要 想使各位明白,佛法修持並不一定要有清靜的環境,
佛法並不全是高深不可及, 艱苦難學的法門;佛法實在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煩惱很重的情況下,
都有辦法, 可以修行,而且這所謂修行,還不就是平常的生活方式,人生活動,
一些沒有什 麼特別了不起,只不過將你一部份的時間,運用得更有價值,
更有意義一些,這 種生活,不但對你的未來,即是對你現在的精神、健康、
都有很大裨益。
隨時隨地可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環境不同,
興趣不 同,有人歡喜這一種辦法,有人卻以那一種較為適宜,
所以我提出的辦法,只是 供各位參考而已,各位舉一反三,
一定可以自己想出更多更好更適合的方法,來 做這種有意義的修行實驗。
那幾種方法呢?
第一、利用各種機會安定你的心境
各位中如果有過晚上睡不著的經驗的,
一定能夠瞭解安靜的心境是何等的重 要。安定心境的好處,不僅是修佛法的正道,
而且對於你的身體的健康,心理的 健全都有莫大的關係。定心並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
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亂。佛 法中有兩種辦法,可以幫助你將心安定下來,不會胡思亂想的散亂:
第一種是「 鬆」字訣。隨時隨地記著這個「鬆」字。肉體要儘可能放鬆,
精神也要儘量放鬆 。心裏一緊張起來,肌肉緊張了,要馬上放鬆。聲音提高起來了,
心情暴躁起來 了,要馬上放鬆。總之,緊張是散亂的主因,而鬆能助你安定。
所以「鬆」是第一 個妙方,隨時隨地,都可記得。佛法中的第二個安定心境的方法,
是集中思想。 佛法是講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視願力,
諸佛菩薩都有救度世人的宏願,如果人的 心境,和佛菩薩的願力相應,正像收音機轉到某一波長,
能夠收音一樣,會得願 力的感應,助你定心。所以佛法中頂簡單也頂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
安定心境的 方法,是默念或誦佛號。譬如一心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
都是頂有效的好 辦法。
我這裏要著重的是我人如何才能隨時隨地利用機會。
一般人總覺得自己太忙 ,沒有時間做這種對身心有益的事。可是如果你真能仔細檢討一下,
則你會發覺 ,一天之中,實在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利用。
讓我舉一個實在的例子:有一位太太,神經常常緊張,很怕坐汽車。
每次 坐別人開的車子,總是拳頭握得緊緊的,眼睛盯著前面,
好像隨時準備碰車出毛 病的樣子,車坐不了多久,人就感覺很疲累,有一天,她忽然想起,
為什麼不在 坐車子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呢?自此以後,她每次坐汽車時,
總是閉上眼睛念觀 世音菩薩。起初,心還是定不下來,車子稍微一頓,
馬上睜開眼睛來看個究竟; 車外稍有一些特殊的響聲,馬上東張西望,唯恐已經碰了車。
漸漸地,念觀世音 菩薩念上了勁,不但一上車就會自然而然的念觀世音,
現在而且已經用不著閉眼 睛,車外的境物聲響,對她似乎已不大關心,
只是一心專注的念觀世音菩薩。她 現在不僅是坐汽車時的神經緊張已完全消除,
而且平時的神經質態度,說來奇怪 ,竟也不知好了多少。
因為每個人的環境及生活狀態不同,
利用機會一定要每個人自己去找。我有 一個朋友,他坐上飛機火車任何的交通工具,
總是看佛經或念佛誦咒。有的人利 用辦公時間的中午,有的人利用走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
甚至於做頭髮,理髮 的時候;有功夫深的,竟可以陪人去看戲,看電影,
而他竟能在戲院中念佛念經 。總之,機會很多,全看我們自己是否能夠利用。
更進而言之:你如果能細心體味一下,你在一天之內,
說多少不必說的話, 做多少不必做的事,這些時間,是否可以利用呢?
第二、遇事試作進一步觀
進一步觀也就是透過一層想一想。
拿那位怕坐汽車的神經緊張的太太來做 例。我們很容易推想,她之所以坐汽車時,神經緊張,握拳凸目,
是因為她懼怕 撞車,傷害她自身,或同車中的她所心愛的人,
但她如果能作進一步想:這種神 經緊張及握拳張眼,究竟對行車之安全有什麼幫助呢?
這輛車會因為她的神經緊 張而更安全些嗎?透過眼前的一層,進一步想一想,
就可能啞然失笑,知道這種 神經緊張原毫無用處!
這類庸人自擾,以幻想為真實,弄得坐立不安,睡眠不穩的例子,
真是舉不 勝舉。對這類事,若能夠透過表面作進一步的觀察,
則自會煙消雲散。
神經緊張,疑神疑鬼。屬於情感;進一步觀,透過一層去想,
是理智的作用 。隨時隨地能夠作進一步觀,即是訓練理智與情感並起。這種修法,
可以減少許 多的無謂煩惱,使生活愉快輕鬆而有趣味。
第三、將你自己比作佛
上面我們講過,佛是大智大悲的人格,
是理智和情感同時達到最圓滿的境界的 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時提到,
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樣的本性,只是 受了分別思維和幻覺的影響,以致埋沒了本性。
這第三個修法是常常提醒自己,應向「開顯本具佛性」
的方向去努力。例如 ,在要發怒時,應立提正念:「這樣是不是順乎佛性之道呢?」「
如果佛陀處於 這樣的境況,他會不會像我一樣的發怒呢?」
我們雖不能和佛陀一樣,但我們既 以「仿效佛陀的言行,以開顯本具之佛性」為我們的人生觀,
則我們的一切努力 ,也應照這方向去發展,對此當前之境,
就不致於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發怒。如 果我們能常將「仿效佛陀」四個字記在心裏,一切言行,
自會與本性相應,與佛 法相應了。
習慣此點之後,更進一步,就要放棄比較和仿效,
而將自己直接想作佛。「 我是佛,我遇到這種情況;將如何處置?」佛說人人本具佛性,
你把自己想作佛 ,並沒過份。切切不要自己畏懼,不敢自比作佛,
放棄一個極好的修行方法。
第四、時時要想到因果
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頂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
是沒法跳出因 果圈子的。有這樣的因,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果,絲毫不能勉強。
有的人做了壞事 ,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只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裏毫無把握,
只是口硬心 裏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代受!
為什麼許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為人類的知識,
只能及到今生此世;過 去世是怎樣的?未來世又是怎樣?都是我們知識領域以外的事。
可是據佛法言, 今世的因,並不一定在今世成熟,這要看這種因的性質及輕重而定,
有的因可能 要來世或幾世之後,方才成熟。今世的果,
更不一定是因於今生所種的因,而可 能是前世或幾多世前所種的因。強烈的因果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
如即在今世) 生果的,但這只是指非常強的大善事或大惡業而言,
方能在今世見到現果。
還有,一個人的種因,並不一定全是善因或者全是惡因,
往往是多種善惡的 因都有;有的果也可能由於緣的不足而消沉,
因此單看某個人某件作業(因), 就很難說他一定會得如何的果。
明白了上面所講的道理之後,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
終身享 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憑的感慨,
更不必恨人 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彷徨的斷見。
佛法說任何因,不論大小,一定會產生它應有的果。《法華經》
上明明講,任何 微小的功德,如向佛像低頭稍稍致敬,如小聲唱念一、
二句經句或佛號,這種小 因,都會漸漸成熟,最後得成佛道。
所以我們倘若能隨時隨地想到因果,就自然 而然的會種下多種善因,無論其大小;至少也可以少種點惡因。
此種隨時隨地想 著因果的習慣,一旦養成,力量是很大的。各位不妨從今天起,
就試試看,在做 任何事時,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即是一種極有力量的修法。
第五、發菩提心
我今天所要講的最後一個人人可修的方法,是隨時隨地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佛學裏的一個專門名詞,需要解釋一下。簡單的說來,
就是你觀所 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要盡你的可能來解脫一切眾生的痛苦,
使一切眾生都能有 佛的知見和成就。
隨時隨地發菩提心,就是隨時隨地連想起這種普救眾生的決心。
普救眾生, 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願,我們在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
都能時時想到 將這了脫生死,解脫苦痛的佛法,介紹給人,即已經在佛法修持上,
奠定了一個 很好的基礎。
我這裏要想著重指出的是我們應時時提醒自己,
檢討是否時時在興起這普救眾生 的悲願。倘若在做任何事時,能提醒檢討:
這件事究竟對解除人類痛苦或眾生沈 迷有何幫助?這樣你的菩提心已經不小,用佛法的術語來說,
你已經具有菩薩心 腸了。
菩提心並不是一下子就會發起,普通人只好慢慢的增進。
第一步不要存心害 人。第二步常常自己提醒,我做這件事,與別人有益沒有。
第三步進一步想是否 能夠幫他脫離種種人生的痛苦。開始時的物件,每每是很狹窄的,
也許只及到你 的至親好友,慢慢及到你認識的一小群人,但倘若對這一小群人,
你能時時興起 這種助人救人的念頭及行動,你的菩提心,可已經就不算小了。
漸漸的你會將這種慈悲解救人類的心推廣開去,
超越地域國家的界限,普及 一般的大眾,不受民族宗教人為的限制。
這時你的菩提心已經相當偉大廣闊。久 而久之,你這種慈悲救度的心情,就會超越人類的界限,
而普及一切眾生,再久 而久之,您就可以不受今世的限制而普及過去未來,到這種境界,
空間時間的領 域,都已擴大。隨時隨地,做任何事,起任何念,
都念念不忘於普度無數無量無 邊的眾生,救度一個眾生,即救度無數無量的眾生;
救度無數無量的眾生,還同 於救度一個眾生;因為諸佛、眾生及我,本是一體無別的。
虛空無盡,本性無際 ,到此境界,你的理智和情感已平等一味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