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搜尋此網誌

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

卞雪松:林散之书法指要—《散老墨迹读后记》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c3df420101mrox.html

卞雪松:林散之书法指要—《散老墨迹读后记》
(2013-05-17 13:27:23)

学书之道,贵在执笔,书之工拙,尽在於此。执笔既是学书入门之根本,又是升堂入室之途径,历代书家莫不倾心尽力深究细研。

散老八岁学书,十六岁从范培开先生习安吴执笔法,安吴者,慎伯包世臣也。包先生执笔之法,在其《述书》中记载甚详。初学拨镫,十余年后,又习黄小仲先生执笔之法,而以米昂之、王良士执笔之法补其不足。其指法为[引食指加大指之上,置管於食指中节之端,以上节斜钩之,大指以指尖对中指中节拒之,则管当食指节弯,安如置床;大指之骨外突,抑管以向右,食指之骨横逼,挺管以向左,则管定;然后中指以尖钩其阳,名指以爪肉之际拒其阴,小指以上节之骨贴名指之端,五指疏布,各尽其力,则形如握卵,而笔锋始得随指环转如士卒之从旌麾矣。此古人之所谓双钩者也。]也是今人所谓之五指执笔法也。其要领在於[管直腕平][指实掌虚]。不可握之太紧,太紧则[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名指之力可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散老执笔从其消息,然而自学太极拳后,将其指法作了精当调整。指残后,用拨镫之法。

书为雕蛊,实寓大道,拳名太极,其理可知。中国的艺术虽众多,论其道理则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莫不本於太极阴阳之道。散老深明此理。而以太极之道参悟用笔之道。太极拳以[心为一身之主],书道则以[心为君]。所以太极与书道的要窍在於心法。陈式太极的大理伦家陈品三云:[视不见、听不闻][平心静气,则手法身法自然端正如人。或急切慌张,或怠慢舒缓,则手之所形莫不侧倚。]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於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虽方武不同,其道一也。欲达其境,以绝虑凝神为本,欲其气和,则身手各部分皆有要领。这些要领,太极拳谱中叙述甚详。而在书论中,历代书家论指法、腕法甚多,於其他部位,涉及则甚少,或有所缺。散老以太极拳之要领,行之用笔,挺颈敛颔,正其身骨,沉肩垂肘,拔背含胸,自然放松,气沉丹田。各部位协调是为了便於行意、行气、行力,达到[点划细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之境]。因此,如何使指管合一,随心运用,实在是个中关键。散老变包慎伯之[置管於食指中节之端]为食指指端,变[五指疏布]而为五指合拢,成其四合之势,令管悬自然而直。指端执笔如粘如生,管在指中,恍若无物,管指之间浑然莫辨。此际,则无纸无笔,全在心运矣。包慎伯云:[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抛筋露骨,枯而且弱]。其实,何止是指,腕臂肘肩,皆宜放松,只一处着力,则气血即阻,而运行不畅矣。又云:[小指助名指揭笔尤宜用力也。]小指尤宜用力他指用力可知。五指齐用力,而使管不紧,腕不僵者,不亦难乎。太极之力不在指腕肘臂,而是以意领气,以气御力。散老深明其理,常自云,作书时连足跟之力也都用上,实则是以意领气,以气御笔。故而在七十二岁指残后,以三指执笔,其书之精进佳妙,尤能胜於五指之时。若以包慎伯之言验之,散老七十后便不能作书,或写不好书法了。

对於笔力,历代前贤多有描述,散老则认为笔力亦当如太极之力。太极之力,运如抽丝,行如螺旋,即所谓缠丝劲也。缠丝之力有上下、正反、左右等等,虽有种种不同,然其含虚实、阴阳之变化都是一样的。其原理本於太极图,今将陈品三先生所作太极阳直、阴直图,绘如图上:

二图并非平面无关,实乃太极也。消息盈虚,阴阳转换,太极拳之奥妙尽在图中。散老由拳力及笔力,悟透其中玄微;就一笔而言,始艮终乾,就一字而言,当笔笔断笔笔连,就一篇而言,其运力如抽丝,缠绵而不绝,裹罩於一气之中。xxx

始艮终乾,其用笔之道古人多有评说。包慎伯以为乃逆入平出,而归於锋行八面。而散老则从逆入平出,道出太极阴阳之消息。纸上无墨处谓之虚,谓之阴;点划谓之实,谓之阳。当其起笔,都是由太阴之艮(太阴中之阳也)始(也即逆锋之始),至坤(乃阴之极)。坤主藏,逆锋至此,笔锋尽藏,藏锋为了逆折,故坤在太极阴阳直图中为停,为转,使笔平出於复(阳仪之始),经震、离、兑至乾而终。震、离、兑、乾虽在阳仪,然就其卦象而言,乃一阳一阴,一阴一阳。在太极阴阳直图中,震在阳为接而在阴为击,离在阳为引而在阴为蓄,兑在阳为进而在阴为留,乾在阳为转而在阴为停。故其为力宜接宜击,宜引宜蓄,宜进宜留,宜转宜停,使努划不可直,勒划不可平,亦行亦留,亦提亦按。即一笔之中须禀阴阳之气,曲尽顿挫提按之妙。既顿之如山安,又导之如泉注。笔之运行,犹如太极之推手,如沾如粘,不顶不丢。所以散老的实笔之处不但坚实,也含虚灵;其虚处不但空灵,也见其气力。用笔之妙尽在其中。

书法之道,无非黑白,太极之道,无非阴阳,而黑白也不过是一阴阳耳。乾坤立极,阴阳相分,故书道中有[知黑守白],道其黑白相克相守之义。乾坤之外,无不阴中含阳,阳中含阴,故书道中有[计白当黑],道其黑白相辅相成之理。散老深悟其道,於黑处紧实见活力,於白处空灵见精神,湿笔求其明净,枯笔求其苍润,点划之间,掩映俯仰,顾盼生情。令萧散者,黑处尤为可贵,墨重者,白处更见精神。犹如卦象阴众阳寡,阳为主,阳众阴寡,阴为主,爻位不同,阴阳相错相综,黑白之间玄微变化尽在其中。

黑白既成,务求黑处欲见其空灵,白处宜见其气息,使虚者实之,而实者虚之,虚虚实实,欹正相生。散老常以拳喻书云:[要动中求静,静中写动,静如山连不可摇,动若江河不可遏,架势虽欹斜,而尾闾谷阝中正。]故散老草书形态欹侧而扳摇不动。犹如太极拳极尽腾挪变化,而一招一式交代清爽,招式之间,都是随留随行,随行随留,连绵一气,难别起止。
以太极之道参悟执笔之道,无疑对於深化执笔,探研书道之幽微,是一个重大的演进。极目书坛,散老实为第一人,其影响之深远实难估量。

散老读书甚丰,以老庄思想为其书法艺术之主导。他以为学书应该[欲学庖丁力解牛],由此而达到[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境界。

庖丁解牛,起初,所见无非是牛,继而目不见全牛,日积月累,以至於不以目视,直以神遇,依乎天理,游刃有余。整个过程即是[得形忘象,得意忘形]。其於书法,则各家各派,各碑名帖,即书之象也,真、草、篆、隶、行即书之形也。散老八岁学书,八十余岁犹孜孜然临池读帖不倦。散老临池读帖十分认真,各碑各帖法度森严,而求其神形兼备,其功力深厚,临帖之多,罕有匹者。然散老不为各家各派所囿,作[以字为字]的书奴,恰恰相反,熔真、隶、行、草於一炉,使千千万万之笔归於一笔,自出肝,浑然天成。

真、隶、行、草各成书体,而在形神之间却有着相辅相生的玄妙关系。书谱云:[真以点划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使转为形质,点划为性情]。其中关系点得十分透澈。真隶易於凝重而难於灵动,行草易於灵动而难於凝重。散老作书既保持各体之长,又使各体互补其不足。故其真隶使转从横,多见行草之超逸,而其行草则点划狼籍,多见真隶之厚味。故其书真非真,隶非隶,行非行,草非草,[我书意造本无法][搅翻池水便钟王]

又云:[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还觉方],乃是作草要诀。草以使转为形质,曲处求直,使草之点划朴实,增其韧劲、弹力。今人作草书多知[草以使转为形质],只识作弧书圈缠绕回环,使草书真意全亏。此语玄妙,实是诊治草书中勾瘘之疾的一剂良药。散老用笔之法,多得力於拨镫之推、拖、捻、扌然、导、送之法。善此六字,作书就能血流气转,传送精神。唐代褚、李、颜三家最擅此道。颜李之间,虽瘦腴不同,欹正各异,然行笔之妙,皆得之於褚河南。散老於颜,尤其是李得力最深,自序中不言学褚,而说其师张栗丁先生尤精於褚,其学褚不言自明。

另自序中言,六十始学草书,是为曲言。集中所三、四十岁时所作草书,已有大家风范。记得七六年谒师於南京百子亭,师云:[现在不少人,不学正楷即作草书,抓起笔来乱画,我的姆哦!不知道画的甚么,这是要不得的。]言六十者,非六十才开始学草之意,实乃对后学书者有劝戒之心。

文中所叙以太极之道参悟书道,乃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0年间,朝夕从先生习太极拳时,闲谈之言。其执笔指法乃当时从先生学书时所手授。自序及其他文中不载,实是先生不作定论的自谦之意。今殚力记述,而於其他则略带而过,实是为使先生执笔之道得以弘扬。其中不足处,还望识者鉴责。



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同源同理

第一节 以拳入书的第一人: 林散之

一、执笔法、用笔法中,历来有许多被称之为秘诀的东西,这些“秘诀”或是轻不示人或是艰涩难懂,甚至是故弄玄虚,其实这些“秘诀”的绝大部分是可以依靠同样“受道家思想影响比较明显”的太极拳(武术)进行揭秘的。



1、书法执笔法、用笔法原则的道法自然,与太极拳(武术)的完全一致。
2、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的动作及其要领、技术技巧及其标准等,与太极拳(武术)的本质接近。

二、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之间有机联系的发现者、以拳入书的第一人是林散之,发扬者是卞雪松。

1、卞雪松《林散之书法指要》、《忆林散之先生》:

以太极之道参悟执笔 之道,无疑对于深化执笔,探研书道之幽微,是一个重大的演进。极目书坛,散老实为第一人,其影响之深远实难估量。

以太极之道体悟用笔 之理,纵观书史,林老实为第一人。


2、林散之发现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有时代因素的。

(1)19世纪下半叶,太极拳(后专称为陈氏太极拳)从河南温县陈家沟传出。先是由陈长兴 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家规,传与杨福魁 ,杨传至北京,再传播至全世界,进而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太极拳热潮。
(2)20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太极拳理论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由陈鑫 写就并传世,进而形成了太极拳理论的高峰。

3、林散之以拳入书的书法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性质的大发现。其意义:

(1)具体化、深刻化、时代化了书法实践的道法自然。
(2)创造了一个书法的新高峰。
(3)对书法进行了一次全新的阐释。
(4)让书法执笔法、用笔法回到了原本位。
(5)再次证明了书(文)武兼修的必要性。

第二节 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同源同理

有人问:“难道王羲之也是太极拳高手(武术家)?”(这也是笔者数十年来遇到最多的质问)



一、古代不一定有太极拳,但一定是有武术的,而且很早。


1、中国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五禽戏可以追溯到南朝陶弘景 的《养性延命录》,甚至可以追溯到东汉的华佗,还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汉刘安 的《淮南子》 。(还有更早的,陕西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的诸多造型很是符合太极拳等现代武术的动作标准。识者明察)

2、清代王宗岳 《太极拳释名》考太极拳源自“太极十三势”,现代武术史学家唐豪 考陈氏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的陈王廷 创编并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太极拳”这个武术术语应该就出现在明末清初。

二、书法家不一定要会太极拳(武术)的套路,但书法家是一定要掌握太极拳(武术)的原理的。可以换个说法,书法家在精通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之时,实际上就已然掌握了太极拳(武术) 的原理了(至于是自觉地掌握还是非自觉地掌握则是另一回事)


1、书法和太极拳(武术)同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都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比较明显”、都是以道法自然为原则。二者历来就是互相借鉴、互为促进并共同发展的(古代武论的一些思想、理论实出古代书论,如王羲之的“心意者将军也”、虞世南的“心为君”等早已被古代武论引入、引用了)。因此,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的诸多方法需要、也应该共有、共同。

2、书法以特有的、也是专用的毛笔、墨汁、宣纸为工具、材料。这些工具、材料只适应以道法自然为原则的(即正确的)执笔法、用笔法。可以反过来说,只有以道法自然为原则的(即正确的)执笔法、用笔法才能够使这些工具、材料的功能、效果充分地、完美地发挥、表现出来。



三、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同源同理的史实方面证据:

1、卫铄《笔阵图》

下笔点画波 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力圆则润……


【浅评】
(1)卫铄的“皆须尽一身之力”的“力”、王羲之的“力圆则润”的“力”,其实都是相当于太极拳(武术)的气沉丹田之后的气力、缠丝劲,绝不是蛮力。
(2)卫铄的“皆须尽一身之力”、王羲之的“力圆”,足以反映了卫铄、王羲之师徒二人已经掌握了相当于太极拳(武术)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高层次的原理了。

2、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素曰:“……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浅评】
“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与太极拳(武术)的虚灵顶劲大有关联。(五禽戏的鸟戏本来就是模仿鸟儿的动作的)

、包世臣 《艺舟双楫》的《答熙载 九问》 、《记两棒师语》

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

故两棒师说武事,乃深合书道,故附录于此,使来者 知触类 而长 ,求有余师 也。


【浅评】
第一次“明确”了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武术之间的联系。
这是一个发现。其意义:对林散之的以拳入书理应有所启发。〔林散之书法早年师从范培开 ,范以安吴法相授〕

卞雪松《林散之书法指要》、《忆林散之先生》:

书为雕虫,实寓大道,拳名太极,其理可知。中国的艺术虽众多,论其道理则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莫不本于太极阴阳之道。散老深明此理,而以太极之道参悟用笔之道。……散老以太极拳之要领,行之用笔,挺颈敛颔,正其身骨,沉肩垂肘,拔背含胸,自然放松,气沉丹田。各部位协调是为了便于行意、行气、行力……其实,何止是指,腕臂肘肩,皆宜放松,只一处着力,则气血即阻,而运行不畅矣。……太极之力不在指腕肘臂,而是以意领气,以气御力。散老深明其理,常自云,作书时连足跟之力也都用上,实则是以意领气,以气御笔。

(时在1967年的夏天。林散之云)“……就像打太极,一处僵紧,气力便不通。执笔,打太极拳,本是一个道理呀!”

……他常说:“执笔如推手,要不顶不丢,如粘如生。运笔当须缠丝劲,螺旋而行,绵绵不断。一招一式当含阴阳,藏虚实。要静若山岳不可摇,动若江河不可遏……学书,练拳,要互体互悟,今日想不通,明日再想,今年不行,明年接着干,此心在斯,终能悟透。”

(时在1975年的春天。林散之)而后叫我打了一趟太极拳,点点头说:“字、拳都有进步。要使文武二者相得益彰。”



【浅评】
第一次明确了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之间的有机联系。

四、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与太极拳(武术)同源同理的其他方面证据:



1、中国书画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一个高潮,其中最重要的几位人物都与武术存在着联系:傅山 著有《傅山拳法》(“傅拳”又称“子午太极拳”),傅是太极拳高手(武术家)毋庸置疑;王铎 是河南孟津人,河南自古以来就是武术之乡;八大 是明皇后裔,从马背上得天下的皇族从来就是尚武的;担当 、渐江 、石蹊 、石涛 都是出家人,他们是否练武虽然不能确定,但出家人总是要打坐(坐禅)的,而打坐本来就是武术的一种形式(动作)。总之,明末清初的这么多重要的书画家都与武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了。

2、以以气御笔为执笔法、用缠丝劲为用笔法临书、作书,可得真谛,否则,只得皮相。


3、“钢琴之王”阿瑟•鲁宾斯坦 说:要用臂的力量弹琴,不会累,而且音质好。歌唱家廖昌永说:不只是用嗓子唱歌,而是用身体的全部去唱歌。……

五、王羲之不一定就不是“太极拳高手”(“武术家”)。

1、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的“力圆则润”的“力”,其实就是相当于太极拳(武术)的气沉丹田之后的气力、缠丝劲。只是时代不同说法不同而已。这个“力圆则润”,完全可以作为王羲之懂得,甚至精通相当于太极拳(武术)原理的证据。

2、古人一直是强调文武兼修的(六艺的礼、乐讲修德,射、御讲修武,书、数讲修文)。王羲之官至右将军,按理说他至少是懂得剑术一类的武术的,但史料上没有这样的记载,这里面应该是有原因的:

(1)历史记载中有重文轻武的倾向,这就可能造成了王羲之等的书(文)名“盖”了武名,进而使王羲之的武名慢慢地就被历史湮没了。

1985年傅山的《傅拳谱》手抄本被发现,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认定傅山是太极拳高手(武术家),但如果《傅拳谱》永远不被发现,傅山太极拳高手(武术家)的身份就可能永远地被湮没了。

②林散之、卞雪松都是太极拳高手(武术家),他俩是现代人,人证物证俱全、直接证据昭然,现在很容易考证,但是,即便如此,目前研究林散之、卞雪松的所有文献(笔者的除外),几乎看不到任何记载他俩在太极拳(武术)方面的事件,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他俩书法、国画成就与太极拳(武术)造诣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果再依然不对这些进行记载、研究,林散之、卞雪松太极拳高手(武术家)的身份也可能永远地被湮没了。


(历史与现实阻隔,总是令人遗憾的,或许这也是“作而不述,述而不作”吧)
(2)传承载体的问题,文的方面的传承载体主要是语言文字,而武的方面的传承载体主要是“人体”,可“人体”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断代。(我们现在有了录音机等声音的载体,后人就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了,但古人的声音,我们、我们的后人都永远无法听到了)
3、以以气御笔为执笔法、以用缠丝劲为用笔法临王羲之书,可得真谛,否则,很难进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