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被志健兄啟發, 於是大量找尋佛家對靜坐的書. 在書店有大量佛家有關禪修和靜坐的書籍,
不錯佛家對打坐禪理論比道家 "平易近人", 沒有太多術語和暗語, 創造新文字如 "自家水" 等. 比較容易看懂. 看後發現, 其實, 道家興佛家打坐原理基本相同. 但是, 道家同時兼顧身體 (氣功太極等) 和心靈的訓練, 佛家主攻心靈訓練, 但也有個別如少林的 “以武修禪”.
原來在佛家已經明言, 靜坐會令領悟力提升, 乃係通往智慧的法門, 很多古人通過靜坐, 歷百折而不撓, 直到有一天突然之間, "靈機一觸", 或有若 "當頭棒喝", 或 "到彼岸", 而悟出驚人道理. 到此時刻其感覺之暢快, 只有當時人才能知曉. 看似玄妙, 但古今以打坐而成功例子比比皆是, 最出名如佛祖坐菩提而悟出真理. 打坐亦常被小說家應用, 如張三豐閉關悟出太極拳.
道家的靜坐理論為, 靜坐到最後能超越時空, 到時靈魂自由離開身體, 超脫人鬼神三界, 從此超脫輪回生死! (超脫輪回生死, 豈不也是佛家的終極目標!)
--------------------------------------------------
http://big5.xuefo.net/show1_34860.htm
丹田與脈輪是什麼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南懷瑾講述
說到氣與丹田,學習西醫與生理解剖學的人,便會引為笑談,認為人體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這是愚昧和迷信,或者是道家的人故作神秘之說。如果講到瑜伽術的三脈七輪倒也並不反對,因為近年以來,瑜伽術在歐美很流行,在外國學了幾手再三變相而不到家的瑜伽術,回來大開教門,倒也大受歡迎。因為這是進口貨,從外洋學來的,一定不錯。我們可憐的這一代啊!「無洋不是學,有外才稱尊。」將來留給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頁,必定是可悲可憐的笑料。其實,現代所謂的生理學,嚴格地說,只能稱為人體解剖學。否則,便可稱它為死理學了!因為現代對人體的生理學,都是以解剖人死之後的身體而得到的證明,並非像中國古代,從活人的身上求得證據。道家所說的三丹田:上丹田,在兩眉之間橫通間腦的部位;中丹田,在兩乳之間橫通肺與心臟的部位,下丹田,在臍下橫通腎臟之間與大小腸的部位。另有所謂中宮的,便是胃脘與橫隔膜之間的部位,這些現象和作用,都是人體生命在活著的時候,與呼吸系統發生連帶的關係。丹田,不過是道家修煉觀念中的代名詞,並非此中真會煉成一顆丹藥,假使真有,便會成為腸癌、心肺等癌,或肝瘤了,希望學道的朋友們,切勿迷信內丹真會成粒的誤解。
瑜伽所說的脈輪,經過西方科學文化的洗禮,一般瑜伽家們便認為它是生理學神經叢,由間腦一直到會陰各部,分別為之定名。脈輪是否便是神經叢很難說;脈輪與神經叢有密切的關係,那是事實。
靜坐與氣脈
人在靜坐的過程中,心理的雜想比較清靜,頭腦中的思慮比較減少,所以血液流行也比較緩慢,心臟也因此減輕負擔。同時因為身體的姿勢放置端正,不再運動來消耗體能,腦下垂體的內分泌平均分佈,漸漸感覺四肢與內部,發生充滿的感受。有了這種感受發生以後,反應最為敏感的,便是中樞神經和背脊骨的末端,連帶腎臟部分,通常都會有脹緊的刺激。由此逐漸推進,循著氣機和血脈的流行,如有物蠕動,逐部發生感覺。但以上所說的現象,是以普通一般人,在「靜坐」中較為正規的初步狀況而言,如果身體有特殊的情形,倘有某種病痛,或體能特別強健的,又當別論。總之,每個人的心身,各有不同的情況,其中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執一不變,真像「刻舟求劍」,愈來愈不對了!
關於氣脈問題,如要詳細論述,不是片言可盡,留待以後慢慢道來。現在要講的主旨,仍然繼續前面「靜坐」的求「靜」問題,我們要特別留心。為了便於容易瞭解,先把心理和生理作用,歸納為知覺與感覺兩個部分;所謂知覺,包括心理思慮想念等等現象。所謂感覺,包括身體氣機覺受等等作用。但綜合起來,兩者都是心的動向。人在靜坐中,感覺體內氣機發起作用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便在不知不覺中,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覺上面,而且愈來愈強,於是,全部心力,就會攪亂氣機,構成幻想、聯想等的狂亂心理。比較稍好一點的,認為自己氣脈已通,便沾沾自喜。其實,真的打通氣脈現象,並非如此情形。再差一點的,由於氣機的覺受,使注意力過分地集中,於是無形中配合意識的幻想等心理作用,反使神經過於緊張,便成為一般所說「走火入魔」的病態了,這不是「靜坐」會使人著魔,實在是不明「靜坐」的究竟道理,反使心理變態之魔害了「靜坐」的靜境了!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歷來相傳有96種之多,其中當然包括幾種臥睡的姿勢與方法。通常所用的姿勢,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禪定的方法,大多採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宋以後的儒家--理學家們,由於大程夫子--程顥(明道),變更佛、道兩家修煉靜坐的心法,因襲禪宗大師修習禪定的工夫,著作《定性書》一文,主張在「靜」中涵養性理的端倪開始。他的老弟二程夫子--程頤(伊川),又加上《主敬》為其陪襯,從此儒門也主張靜坐。但是他們所取的靜坐姿勢,便是平常的正襟危坐,所謂端容正坐便是。至於道家,有時即用佛家的七支坐法與臥姿,有時又穿插許多不同的形態;配合生理的需要與煉氣修脈的作用。大體說來,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態,並不外於此法。
七支坐法的形式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如附圖):
(一)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二)脊樑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三)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麵,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嚲背。
(五)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六)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齶(參考附圖),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
附帶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五)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六)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七)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說明:(一)兩腿雙盤的跏趺坐為最正規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墊、除非氣脈全通,才可以不墊。
(三)初學靜坐多半無法雙盤,則酌情採用以下各圖所示的其他坐姿。
說明:
(一)坐墊約兩、三寸。隨各人舒適度自作調整。
(二)初習靜坐無法兩腿雙盤,則採用單盤。隨各人生理狀況,自由選取金剛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無法單盤,或者單盤坐到腿麻。而想繼續用功,則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種姿勢。
說明: (一)正襟危坐為歷來儒家所慣用的靜坐姿勢。
(二)吉祥臥為佛家所主張的睡姿。孕婦如果單盤對腹部造成壓力可改用吉祥臥,或任意選取對自己較為舒適的坐姿。
有關七支坐法的傳說
根據佛經上的記載,這種七支坐法,早已失傳,後來有五百羅漢,修持多年,始終不能入定。雖然知道從遠古以來,便有這種靜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終不得要領。有一次在雪山深處他們發現一群猴子,利用這種方法坐禪,他們照樣學習,便由此證道而得阿羅漢果。這個神話似的傳說,無法加以考證。總之,它是合於生物天然的法則,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種姿勢,大體來說,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靜姿,安詳而寧謐。
http://www.jrzj.org/nanhuaijin/nandasi/jinzouxiodao/index.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