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buddha.origthatone.com/%e6%a5%9e%e5%9a%b4%e7%b6%93%e7%b0%a1%e4%bb%8b%ef%bc%8c%e6%a5%9e%e5%9a%b4%e7%b6%93%e5%a4%a7%e8%87%b4%e5%9c%a8%e8%ac%9b%e4%bb%80%e9%ba%bc%ef%bc%9f/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麼?
大佛寺
楞嚴經簡介
《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此經的譯者般剌蜜帝大師,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義。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在日本,此經亦流傳不斷。
楞嚴經大致在講什麼?
楞嚴經,原藏於龍宮,勝龍菩薩到龍宮說法,見龍藏中有此經,披閱之下,嘆為希有,遂默誦而出,錄呈印度國王,國王視其為國寶,嚴禁外流.般剌密諦尊者,弘法願深,兩次冒險,思送中國以求宏揚,不幸皆為關卡查禁,尊者乃費數年時間,以蠅頭小字書於臘紙之上,剖膊藏於肉中,方得過關航海而來,於唐神龍元年抵達廣州,隨被房融請於制止寺,並將此經譯成華文。下面大致說說楞嚴經每卷都在講什麼。
卷一
一、聖眾雲集,波斯斯匿王請佛.
二、阿難平等行乞,遭遇摩登伽女之難
三、文殊領命救護,世尊徵詢心目所在
四、阿難對自心的七種錯誤認識
五、超越生死輪回,心須認清的兩種根本
六、妄想識心非是真心,乃生死流轉之根本
七、借盲人有心而喻燈同眼,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八、借客人不住而喻塵搖,現驗見性常住無動
卷二
一、色身雖變而觀河之見無改,顯能見的自性,不會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斷滅
二、眾生顛倒,妄認外物為自已,不知身心世界,都是真心所幻現
三、真心自然沒有生滅去來,而你的能見自性,同樣也沒有可還之處
四、外境有大小、內外、遠近之分,而見性卻不會隨著外境而有伸縮變化
五、所有一切都是自性真心所幻現,沒有誰是真心、誰不是真心的問題
六、能見的自性,不是自然而有,也不是因緣所生
七、眾生輪回世間,都是兩種妄見所致:別業妄見與同分妄見
八、能見的自性,不是合和而有,也不是不合和所生
九、五陰元本就是自性真心如來藏的微妙真如
卷三
一、六入元本是自性真心如來藏的微妙真如
二、十二處元本是自性真心如來藏的微妙真如
三、 十八界元本是自性真心如來藏的微妙真如
四、 地水火風空見識等七大種性,同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五、 阿難說偈贊佛
卷四
一、把本覺妙明的體性妄立為所明的對象,就妄有了世界、眾生、業果等三種顛倒的相續
二、世界萬象本是虛妄,實無生滅去來,更無相容與不相容、以及是心非心之說
三、妄生本無因,妄滅亦無所從,但斷三種相續之緣,狂心停歇就是正覺真心
四、發菩提心的第一種決定義理: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認清身中的五重濁亂,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
五、發菩提心的第二種決定義理:汝等當棄捐諸有為相,審詳煩惱根本,認清六根是眾生與世界纏縛在一起的結系,使六根清淨,伏歸元真
六、聞性不會隨著聲塵的生滅而有無,如果能棄生滅守真常,常光顯現,就是無上正覺
卷五
一、根塵同緣,脫縛無二,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就是無漏的涅盤
二、六根之結開解,一根之說亦亡,就能返歸為清淨的真心
三、二十四位大弟子各自陳述所修行的法門
卷六
一、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
二、文殊師利對二十五聖所修法門的評述
三、斷除殺盜淫妄,攝心入三昧
卷七
一、建立楞嚴道場的規則
二、佛宣說楞嚴咒
三、楞嚴咒的功德
四、眾生顛倒、世界顛倒的成因
卷八
一、修證三摩地,滅除顛倒的成因,必須經過的三種漸次
二、從凡夫到成佛所要經歷的五十五聖位
三、內分外分的妄習,決定了眾生在六道中升墜
四、十習因與六交報是地獄的成因
五、十種鬼道的眾生
六、十種畜生道的眾生
七、十種人道的眾生
八、十種仙道的眾生
九、欲界六天
卷九
一.色界天
二、無色界天
三、阿修羅道的眾生
四、總論七趣
五、魔眾擾亂修行者的原由
六、色陰區宇不應執著的十種境界
七、受陰區宇的十種錯誤認知
八、想陰區宇的十種天魔
卷十
一、行陰區宇的十種外道邪見
二、識陰區宇的十種偏差
三、五陰的根本與滅除次第
四、受持楞嚴經的功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