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yblog.yahoo.com/alicken2001/article?mid=145&prev=-1&next=144
神氣合一之真義
謝懷宇、謝懷昭/著7-11 神氣合一之真義
前輩先賢仙學鉅子攖甯先生叫人初步下手工夫,唯“動靜自然,神氣合一”。三豐真人亦雲:“凝神調息,調息凝神。”總之皆不過為一自然之旨,行者果 真能做到“自然而然”,則神氣合一矣,形虛炁運謂之自然,心死神活謂之自然,神入炁中,神在氣在,氣在神在,謂之自然。以炁運神,以神主氣謂之神氣合一。
神氣合一是有不同層次與境界的,先是後天神氣合一而初返先天,再是先天神炁合一入歸至道。
要使後天神氣合一則需“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從後天心息相依開始,終至後天神氣完全合一而入胎息之門。
初修之士,先行太和靜功,大靜一場,再以此清靜返照於呼吸之息入于下丹田虛無玄竅,順之呼吸往來,略用微意收攝。心(後天神識)隨息轉,我們“後 天神識”不可作主而息是主,我心更不可逐氣調息,但又不可須臾離此呼吸,勿忘勿助,逐漸五官覺受渾同為一,雙目與耳之功能盡歸虛無,五官覺受化為一 “神”,莊子曰:“官覺止,而神欲行”。自然而然,呼吸變慢,變細、變長、變柔。我心隨之更加虛靜而神愈靈動,心愈虛愈靜則息愈長愈細,直至呼吸不能區別 而旋為一炁,呼與吸兩種運化完全合為一體,無來無去,無聚無散,此時我之後無神識完全退位,心虛靜至極點,心息完全合一,神在炁中而不知,炁抱神外而不 曉,心即息,息即心。外呼吸斷絕,到此地位,行者更需進而又進,直至入於混沌又混沌,則後天神氣完全合一。此時,體相虛空,形身不存,混沌久之,則鴻蒙化 精,造化自生,入於先天至境。
何謂先天神氣合一呢?所謂先天者,神即炁,炁即神,神炁全無分別,皆為先天元神祖炁之妙用。到此,已是煉炁化神之功修階段,體成乾象。所謂時至神 知的先天活子時,不采之采是為真采,皆是指的此先天神炁層次,唯後天神氣可分,先天並無分別,只是一“物”,在功態內景之運化中,動時為炁,此時神在炁 內,見炁而不見神。靜時為神,氣歸神中。而動靜皆被“虛”涵之,到動靜俱無,則入恍惚杳冥,先天之物現“象”。動者炁動,炁動即神動,故曰時至神知,先天 神炁本為一體,所謂先天神炁合一,乃是指我之先天合於太虛之先天也。
初機之士,初入神氣合一,由於其性未夠精純,神炁之中雜有氣質之性,故時有反復而神氣分離。因此虛無炁生,真炁大動之時,各種濁念和後天氣質之 性,最容易產生。故在真炁大動之時,需用雙目神光凝注於大動之處,了照閉鎖九竅的神氣出入,一心不亂,一意不散,其心神警覺起來,如微提肛門穀道,舌抵上 齶等法訣皆需做到。這樣防患於未然,方可使真炁不化為後天而清輕上升,陽極之時,動開始趨於靜,真炁將衰減,陽炁大盛,則又不可用意用神,需放下心神,衰 減時,一般心神容易昏沉,不能做到順其自然。故此時,雖休息而不用神,但不也可失去“覺照”。即意不可散,意散則火寒,而丹不結也。丹經雲:“陽極陰生早 防昏”。
總之,開初一個“雙目神光窺定,一心不亂,死心踏地”。結尾一個“一意不散,微微了照”。其餘所有功修都是一個順其自然而已,並無玄妙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