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搜尋此網誌

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

打坐如何能心靜 - 道言淺近說

-------------------------------------------------------------------

道言淺近說


() 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大抵不外四言,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複返無為"而已。

() 內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積精累氣為初候,開關展竅為中候,築基煉己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而已。

() 《系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即是道家層次,一步趕一步工夫。何謂窮理?讀真函,訪真訣,觀造化,參河洛,趁清閒而保氣,守精神以築基。一面窮理,一面盡性,乃有不壞之形軀,以圖不死之妙藥。性者內也,命者外也,以內接外,合而力一,則大道成矣。"以至於"三字明明有將性立命,後天返先天口訣在內,特無誠心人,再求訣中訣以了之也。

( )  "凝神調息,調息凝神" 八個字,就足下手工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凝神者,收已浦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 氣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後如坐高山而視眾山眾水,如燃天燈而照九幽九昧,所謂凝神於虛者,此也。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 神光下照,即調息也。調息者,調度陰躍之息,與吾心中之氣,相會於氣穴中也。

(
五) 心上於臍下曰疑神,氣歸於臍下曰調息。神息相依。守其清淨自然曰勿忘,順其清淨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即用鑽字訣。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傑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

() 真消息,玄關發現時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字、""字,皆是陰陽鼎中生出來的,皆是杳冥昏默後產出來的,就如混沌初開諸聖真一般,以後看丹經可類推矣。

(
) 學道甚難,傳道亦不易。傳道右甚勤,學道者可懶乎?傳道者耐煩,學道者可不耐煩乎?學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萬無一成。孔子曰:"知幾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見微動之息,非神不知也。今為分之曰,微動者幾,大動者直。欲知其幾,使心使意使念終不得見也。神乎!神乎!

(八)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訣曰:玄關火發,杳冥沖醒,一靈獨覺者是也。丹家雲:"一念從規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雲,"微茫之中,心光發現",即真神、即真心也。又雲:"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從不神中煉出,學者知之。

(
九)學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熱心去則冷心來,人心絕則道心見。此吾所以撇功名勢利,棄兒女家園也。頂真學道,要把道當為奇貨可居,乃有效驗。

(
)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性在心內,心包性外。是性為定理之主人,心為棲性之廬舍。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性也。存心者,堅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築基也;養性者,澆培勤鄂,務使內藥成全,即煉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幹,無思無慮,心與性內外坦然,不煩不惱,此修心煉性之效,即內丹也。

(
十一)世有學道數月,而不見其寸進者,為無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無事於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輕於事;人若心濃于道,自然心淡於事。守其性兮不散亂,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雜念之擾哉!礎!理勝欲則存,欲勝理則亡。

(
十二)潛 心于淵,神不外遊,心牽於事,火動於中,火動於中。必搖其精。心靜則息自調,靜久則心自定。死心以養氣,息機以純心。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 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遊,外三寶不透中而擾,呼吸綿綿,深入丹田。使呼吸為夫婦,神氣為子母,子母夫婦,聚而不離,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遊, 精不妄動,常薰蒸於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
十三)大道從""字入門,所謂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雲"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賊慎幽獨,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後人欲易淨,天理複明,千古聖賢仙佛,皆以此為第一步功夫。

(
十四)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末有不逐日長工夫者。

(
十五)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
十六)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
十七)古仙雲,"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將此道心返入虛無,昏昏默默,存於規中,乃能養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
十八)初學必從內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時。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
十九)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複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
二十)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雲:"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
二十一)《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析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無之間,而准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
二十二)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覓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寬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書,千條一貫;以真心尋道,萬殊一本。然人要用他應事,就要養得他壯大,就要守得他安閒,然後勞而不勞,靜而能應。丹訣雲,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後複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誰雲鬧中不可取靜耶?

(
二十三)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遊行於城市雲山,當以氣遊行于通身關竅內乃可,不打坐於枯木寒堂,須以神打坐於此身妙竅中乃可。

(
二十四)學道以丹基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養親,做幾年高士醇儒,然後入山尋師,了全大道。彼拋家絕妻、誦經焚香者,不過混日之徒耳,烏足道!

(
二十五)保身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離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外湍。火不外熒,則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則精智涸之症,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沖,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
二十六)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上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代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連母帶予一齊飛散。故養氣以誠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

(
二十七)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幹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
二十八)煉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盞飯可也,再求飽不可也;一片涼可也,再求大涼不可也;數點蚊不足畏也,必求無蚊不能也。自微及巨,當前即煉心之境。從苦中求甘、死裏求生,此修道之格論也。

(
二十九)金丹之道,雖曰易知難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雲口訣!

(
三十)
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藥物也。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動於何時,真神生於何地,真氣運于何方,真性養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細言之也。

(
三十一)氣慧者神自清,氣即人身之時神表也,有何難知?  特患心不靜定耳。進氣是修道第一步要緊工夫,若不靜心細參,則不能知終知始,如何使得下手?  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時時有瑣碎之心,而不團聚,故本一心分作數心,何能一心做工夫?  凡學道總要誠一,一槍下馬,免得另來打戰。

(
三十二)凡下手打坐,須要心神兩靜,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于中自形於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獨。

學習之道 - 通玄真經

-------------------------------------------------------------------

通 玄 真 經 即 文 子

http://www.xiulian.com/XMZHF/040wz.htm

文子問道。老子曰:

學問不精,聽道不深。

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以 成行也,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

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

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盡其精,不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

凡聽之理,虛心清靜,損氣無盛,無思無慮,目無妄視,耳無苟聽,尊精積稽,內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長久之。

夫道者,原產有始,始於柔弱,成於剛強,始於短寡,成於眾長,十圍之木始於把,百仞之臺始於下,此天之道也。

聖人法 之,卑者所以自下,退者所以自後,儉者所以自小,損之所以自少,卑則尊,退則先,儉則廣,損則大,此天道所成也。

夫道者,德之元,大之根,福之門,萬物待 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寧。

夫道,無為無形,內以脩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與天為鄰,無為而無不為,莫知其情,莫知其真,其中有信。

天子有道則天下 服,長有社稷,公侯有道則人民和睦,不失其國,士庶有道則全其身,保其親,強大有道,不戰而克,小弱有道,不爭而得,舉事有道,功成得福,君臣有道則忠 惠,父子有道則慈孝,士庶有道則相愛,

故有道則知,無道則苛。由是觀之,道之於人,無所不宜也。

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盡行之天下服,服則 懷之,故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適不往,不可謂帝王。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得人失道亦不能守。

夫失道者,奢泰驕佚,慢倨矜傲,見餘自 顯自明,執雄堅強,作難結怨,為兵主,為亂首,小人行之,身受大殃,大人行之,國家滅亡,淺及其身,深及子孫,夫罪莫大於無道,怨莫深於無德,天道然也。

台灣真正美少女 - 沈芯菱

-------------------------------------------------------------------

 Youtube Video Interview

http://tw.myblog.yahoo.com/i2taiwan/

1989年出身貧困流動路邊攤販,父母為小學、補校程度,時常邊喲喝生意、邊趴跪地上習練二手書,失去幼稚園等學前教育。深記得一個寒冷新春,到北港朝天 宮販賣氣球,倏地,一陣凜冽強風吹來,我一時分神鬆了手,成串汽球也趁勢飄上天空。為此愧疚許久,母親牽著我到媽祖廟內,虔誠地向媽祖娘娘許下心願:「天 公伯若願意留阮一條生路、一口飯呷,阮必定教囝仔以愛待人。」我將此誓言銘記在心

直到7歲定居於雲林縣,以鐵皮屋為家,11歲在小學接觸電腦,母親得知我的電腦天份後,遍向親友借貸,飽受「散赤人肖想學電腦?」嘲諷,最後變賣僅存的玉 飾,籌措一部中古電腦。12歲自學會架設網站等技能,幫雙親成立服裝網站,逐漸穩定家計,同時成立個人工作室,收入全數致力於人文公益志業,幫助農產品滯 銷、弱勢學生教育、青少年藝術創作、原住民資訊落差、新台灣移民等社會基層,20歲前獨身投入三百多萬元。

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開發大腦潛能

-------------------------------------------------------------------
 http://wwwkodiang.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7.html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開發大腦潛能

研究大腦的專家發現,情緒記憶是『哥倆好』;
意即情緒好的時候,注意力好,也是記憶效果最佳的時候。
大腦的潛能無限,人的負面情緒卻時常阻礙了大腦潛能的開發。


專家表示,開懷大笑,能讓人卸除多餘的壓力,也能幫助記憶;
人在有愛、心懷感恩和滿足的情緒中,最能刺激新的腦細胞增生,
有助於神經系統的恢復,並促進記憶力。
相反的,人處在沮喪、悲觀和冷漠狀態時,會放大疼痛感;
也降低注意力和記憶力。
另外嫉妒,混雜著沒自信、害怕、不安和憤怒的情緒,
會讓人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造成焦慮、難安,
當然也就無法集中精神。


情緒,在中國文化裡,說的就是『心』;
情緒會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理解,
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就是我們的『心性』,最後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所以,上人常跟我們說,「愛心,就是愛護好自己這一顆心」;
讓情緒不隨意波動,
讓事物能在澄靜心湖裡,清楚映照山河大地--
清楚的畫面,即是清楚的記憶。


讓心常保樂觀、開朗、積極、進取,
就是開發大腦無限潛能;
大腦潛能無限,心的力量更是廣大無邊;
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用心、再用心!」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鄭曼青公開太極拳秘傳口訣

-------------------------------------------------------------------
 http://lsw1230795.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500106

鄭曼青公開太極拳秘傳口訣
原載於《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Picture 

口訣十二則 
從來武術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示人,所謂傳子不傳女也。然子未必皆肖而賢,以致屢屢失其真傳。倘或有得意弟子乃傳其法者,亦必留一手,以備不測。誠如是,欲求吾國武術之發揚,豈易得哉。
         Picture
           楊澄甫宗師壯年拳照

    今曼青之受澄師(楊澄甫宗師)者,未敢說盡其傳。倘也留一手,或秘而不宣,則懷寶迷邦矣。(
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

    十餘年來,每欲筆諸於書,以廣流傳。此心萌動,而復擱置者,屢矣,亦恐傳非其人耳。既而思之,善與人同,固吾所願,乃謹錄要訣十二則如次。
        Picture
           鄭曼青前輩示範左摟膝拗步

    此皆澄師所不輕易傳人者。每一語出,輒叮嚀曰:「余如不言,汝雖學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數千遍。蒙澄師之過愛若此,而不能達其厚望,慚愧無已。尚希世之賢哲英豪,有以參證而廣大之,使盡人皆能袪病延年,則民族幸甚。
(山中人按: 太極拳既可強身健體,袪病延年;也可作技擊防身之用,而內功心法及技擊防身之法,除口訣外,更要有明師指導,實在不能只靠自修。)


一、曰
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鬆,要鬆,要鬆淨,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曰:「不鬆,不鬆,不鬆就是挨打的架子」。按「鬆」字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鬆淨,餘皆末事耳。余將澄師平日口授指點之大意,附於下,使學者易於領悟。鬆,要全身筋絡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若無骨,祇有筋耳。筋能鬆開,其餘尚有不鬆之理乎。
         Picture
            鄭曼青前輩示範手揮琵琶

二、曰
如能鬆透,即是沉。筋絡全開,則軀幹所繫,皆得從下沉也。按沉與鬆,原是一回事。沉即不浮,浮是病。體能沉已善矣。尤其加以氣沉,氣沉,則神凝,其用大矣。

三、 曰分虛實,拳論所謂。
 處 處總此一虛實。以右手與左腳相貫一線之勁。右腳與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腳實則右腳左手虛。反是,則亦然。是為分清。總之全身負擔。另許放在一隻腳上。如兩腳 分擔。便是雙重。其轉變時。要注意尾閭與夾脊得中。方為不失中定。至要至要。按轉變一語。即是變換虛貿之樞機。不經道破。真永不知 有下手處也。右手實勁。交與左手。其樞機在夾脊。左腳實勁,交與右腳。其樞機在尾閭。但要在尾閭與夾脊中正對直。方為不失中定。此語非潛心領悟。不易得 也。
        Picture
            鄭曼青前輩示範金雞獨立

四、曰虛靈頂勁

    即是頂勁。即是頂勁虛靈耳。亦即所謂頂頭懸之意也。按頂頭懸者。譬如有辮子時。將其辮子繫於梁(樑)上。體亦懸空離地。此時使之全身旋轉則可。若單使頭部俯仰。及左右擺動。則不可得也。虛靈頂勁。及頂頭懸之意。亦若此而已。須於練功架時。將玉枕骨豎起。而神與氣。不期然而相遇於頂焉。

五、曰磨轉心不轉

    磨轉者。即喻腰轉。心不轉者。乃氣沉丹田之中定也。按磨轉心不轉者。此家傳口訣也。比諸拳論所謂。腰如車軸。腰為纛二語。尤為顯赫。餘得此意後。自覺功夫日見進境。

六、 曰似拉鋸式之欖雀尾

    棚捋擠按之推手也。往復相推。喻之以拉鋸者。彼此用力均勻。則往復可以暢通無阻。如一面稍欲變化。則鋸齒隨處可以紮住。如彼使之紮住,則我雖欲用力不得拉回時,只可用推力送之。便可復得相推如初。此理在太極拳之推手上。有二意。一曰、舍己從人。順其勢。可以得化勁與走勁之妙用。二曰、彼微動。己先動。此即彼欲用推力送來時。則我亦先之以拉力拉回。彼如以拉力拉去時。則我亦先之以推力送之去。
    按拉鋸之喻。其理可謂透徹之至。此真家傳妙訣。余於此恍然大悟。於彼微動。己先動之著手功夫。苟能於此嫺熟。則操縱在我不在彼。其餘又何論矣。

七、曰我不是肉架子

    汝為什麼掛在我身上。按太極拳。專尚鬆靈。最忌板滯。若如肉架子上掛肉。便是死肉。又何有靈氣之可言。故痛惡而決絕之。乃有我不是肉架子之詈罵(責罵)。此亦家傳口訣。用意深刻。幸細翫(玩,細心研習)之。

八、 曰撥不倒。

    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鬆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點。拳論所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如兩腳同時用力,一撥便倒無疑。周身稍有板滯,一撥便倒無疑。要之全身之勁。百分之百沉於一隻足心。其餘全身皆鬆淨。得能輕於鴻毛,便撥不倒矣。

九、曰能發勁

    勁與力不同。勁由於筋,力由於骨。故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剛的死的無彈性便是力。何謂發勁。放箭似的。按放箭。是靠弓弦上彈力。弓與弦之力量。即是柔的活的有彈性的。勁力不同。能發不能發。可以見矣。此猶不過論發勁之性質耳。於作用上猶未能詳盡。余又將澄師平日。時時講解發勁要法。
茲附錄之曰:要得機得勢。曰: 要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謂(楊)健侯老先生,喜誦此二語。然得機得勢,最難領略。余以拉鋸式之作用中,確是有機有勢,存乎其間。因彼之欲進欲退。我 先知之,是為得機。彼既進既退,受制於我,是為得勢。舉此一端。可以知之。腳腿腰能完整一氣。一則,是力聚,可以致遠。一則,身不散亂,方可命中。發勁之 妙用,盡於此矣。學者勉之。

十、曰搬架子,要平正均勻。

按平正均勻四字,最為平淡,卻極難能。平正方能安舒,可以支撐八面。均勻方能貫串,而無斷續處也。此即拳論所謂:「立如平準」及「運勁如抽絲」等語。非從此四宇下手不為功。
     Picture
           鄭曼青前輩在報章上教太極拳

十 一、曰須認真
    打手歌曰: 「掤捋擠按須認真」。若不認真。便都成了假的。吾今舉以告汝。掤若掤到人家身上去,捋若捋到自己身上來,都是錯認。掤不要掤到人家身上去,捋不要捋到自己 身上來。此是真的。按與擠。皆要蓄其勁。不可失卻中定。此是真的。按須認真三字。從來讀破太極拳論,未得悟澈。一經澄師道破,始知有尺寸,有法度。非經口 授指點,不易瞭解者。皆此類也。此真家傳秘訣。學者其由此體驗之。便可得其尺寸,則不復失中定矣。至要至要。

十二、曰四兩撥千斤
    四 兩何能撥千斤。人皆未之信。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者。只要用四兩勁牽動千斤。而後撥之。此牽與撥。是兩事。非真以四兩撥千斤也。按此節,「牽撥」二字,分開 解釋,便能見其妙用。牽之之法。譬如牛重千斤,穿鼻之繩,不過四兩。以四兩之繩,牽千斤之牛,左右如意。其欲奔馳不可得也。蓋牽者,牽其鼻準。若牽其角、 其腿,不行也。是牽以其道,以其處也。然則牛可以四兩之繩牽之。如千斤之石馬,亦能以四兩之朽索牽之乎?不能也。此活與死作用不同。人有靈 性,其欲以千斤之力攻入時。其來有方向。臂如對直而來,則我以四兩之勁,牽其手之末,順其勢而抖出之,此之謂牽。因牽動之後,彼之力已落空,則此時以勁撥 之,未有不擲出尋丈之外者。然牽之之勁,只要四兩足矣。撥之之勁,酌用在我耳。然牽之之勁,不可過重,重則彼知之,可以變化脫逃也。或則藉牽動之勁,換其 所向,得以襲擊之也。否則彼知我牽之,便蓄其力而不前。蓄其力。其勢已退挫。可即因其退挫,便舍牽之之勁,而反為發放,則彼未有不應手而倒,此反撥也。
 

 山中人按: 鄭曼青老前輩願意把從前祕傳的口訣公諸於世,實在樹立良好的榜樣,希望其他習武者,亦能改變舊日武林「秘不示人」的陋習,則我國傳統的武術不致逐漸失傳。同時,聰明的武術愛好者,更可青出於藍,不斷革新。傳統的武術有前途了! 
鄭曼青老前輩的生平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挑選一雙合適的跑步鞋

-------------------------------------------------------------------

http://www.myprecisionfit.com/test/welcome?lang=en_US&noAnswerSelected=&refer=spotligh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Fb5SG1e_qo

群策群力

-------------------------------------------------------------------

公司內是聯合國, 星加坡, 大陸, 菲律賓, 印度, 日本, 韓國等.  

回想多年前舊公司初初把香港的工序搬到印度和大陸,  深深不憤, 自持公司上上下下各 Technical Configuration 我都識, 於是把印度和大陸的新同事所不能做, 或做不好的全部自己做埋, 結果做好了 Configuration, 公司 Process 卻大亂, 得罪各部門同事不特止, 到後來 process 出現問題更加無人理.  因為, 知道 Technical Configuration / knowhow 不等於知道一切.  Core configuration 只是公司運作的一部份,  還需各部門把其他 Process / Procedure 一齊做對才可.  


後來轉工, 在新公司我堅持各部門需做好自己工作, 我只從旁協助, 無論 delay 多久都不會自己出頭.  這反而得到各 department 和各種族的認可.  至今各部門各守其位.